潜能动态 | 教育无界 设计未来 2021 Decigns 全球教育空间设计者大会圆满落幕 我司荣幸受邀参会

2022-05-27 https://mp.weixin.qq.com/s/oC4-5fYs50aCQvAW6CffPA


01.jpg


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育模式、飞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和各种始料未及的社会变化都正在不断涌现当中。而这些外在因素都在推动着校园环境的加速变革,多功能空间、技术集成、社区联系、心理健康等词语,都已成为了近些年来新时代教育空间设计的代表性话题。

 

02.jpg


为了应对新时代校园需求所带来的空间设计挑战,12月20日—21日,由BEED Asia 必达亚洲主办的2021 DECIGNS 全球教育空间设计者大会在苏州顺利举行。

 

我司江苏省潜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受邀参加了本次盛会,与50+位知名学者、近600位行业同仁相互交流了当今的教学空间现状,共同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道路设想。

 

03.jpg

04.jpg

05.jpg


本次大会分为2天举行,共召开了7场主题论坛,除了最受关注的教育空间设计外,还围绕当前热点教育政策,如新民促法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未来的影响、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前景、K12学校向职业教育转型、学校投融资策略等相关教育痛点展开了深入讨论。


06.jpg


各位教育、设计行业的大咖嘉宾带来了非常精彩的主题演讲,从不同的视角带来了他们对教学空间建设不同侧面的新看法和新解读,在这里,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一些与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


未标题-1.jpg






Day1

知行合一

点亮教育未来


潜能文化

 

物型课程:万物化人的教育创新

以文化视角设计学校课程育人空间

马斌

江苏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

基础教育处处长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物型课程是学校物质空间教育意蕴的总体设计和综合育人载体,是以儿童能力素质发展为目标,以知识和见识的物态造型为承载,以人与物在场互动为方式,根植传统经典、回归认知原点、实施立德树人、建设美丽校园的文化创新和教育表达。


11物型课程:万物化人的教育创新.png


江苏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基础教育处处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斌,从什么是物型课程以及物型课程建什么、有何用、靠什么等角度,指出物型课程的关键在于地表文化、空间文化、学科文化、格物文化的四大建设,通过“物”的课程塑型及文化意象,以创意设计实现万物即教育的课程情景和教育空间。

 

他认为,物型课程的作用,正在于以环境倒逼教育的改革创新,物型课程创新可以通过对空间布局改变的引领,从有意义、有意思、有意象、有意蕴等四个方面,实现从物象到意象再到心象的深度跨越。


12.png

13.png



大咖分享

 

开放的课堂,流动的书本

林慧敏

南京市金陵小学校长

 

南京市金陵小学一直致力于培养一代具有国际视野、中国胸怀、家乡情结的当代小公民。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理想呢?南京市金陵小学校长林慧敏以“开放的课堂,流动的书本”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她表示,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小学校园的儿童性、教育性、艺术性和互动性四大环境特征,从人与人、人与景的关系出发,在物理的互动中,展现出具有个性的匠心之美与人文情怀。


14开放的课堂,流动的书本.png

 

校园——都市  

刘欣

腾远设计副总建筑师及文教产品总监

未至工作室主任

 

学校的发展及校园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对校园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校园与城市有着怎样的联系,校园与城市如何实现共生共长?”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设计难题,腾远设计副总建筑师及文教产品总监、未至工作室主任刘欣在会上分享了她的见解与探索实践。

 

15校园——都市_.png


落墨留白

校园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

廖杰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校园建筑作为意识的集中反映,有目的的意识会使校园建筑呈现一定构建和精神意志,进而作用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廖杰先生将设计视角聚焦于校园空间能功能的“留白”区域之上,他主张,校园设计应积极引入复合泛用的学习空间和混合功能区,例如公共门厅、交通灰空间,以空间过度的思维,增加空间文化的层次感与开放性。


16落墨留白.png

17.png




 

DAY2

激活边界

赋能校园空间

 

潜能文化

 

以物见人的校园文化建设

马文超

江苏潜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江苏潜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通过物见文化挖掘教育潜能,以品牌定位的文化创建,助力教育品牌的成长与崛起。


18 以物见人的校园文化建设.png


为了深入剖析如何推进以物见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我司总经理马文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从设计语言与教育语言的4种进阶层次阐述了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并表达了对未来二者相互关系的展望。

 

他表示,校园空间设计有标准,但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需要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不同的教学需求为设计核心,根据学习群体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视觉符号来实现跨学科的综合环境构建和文化信息的准确传达。 

 

19.png

20.png



大咖分享

 

教学场景变革助力教学创新

年智英

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主任建筑师

 

创新是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对创新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其重点和难点已自然转向创新教学研究以及创新课堂教学研究上。


21教学场景变革助力教学创新.png


而如何实现教育创新,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PBL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年智英认为技术不应止步于传输信息,更无法取代学校,其真正的作用应是作为学校教学的支持手段,在团队协作的原则下培养学生们的智力和社会道德,让他们抱着同理心和同情心去改造世界。 

 

22.png


沉浸式教学空间的中国实践

上海天文馆

邝薇薇

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主任建筑师

 

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是全球最大天文馆,包涵教育、展示、研究、收藏、交互五大功能。

 

以上海天文馆这一“连接人和宇宙”的桥梁为例,ennead建筑设计事务所主任建筑师邝薇薇从沉浸式、互动式、模糊功能分区边界等方面,表达了她对如何打造沉浸式教学空间的中国实践这一主题的设计理念。


23沉浸式教学空间的中国实践.png


将自然引入校园景观设计

Lee Parks

艾意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景观设计董事

 

 

想要实现“寓教于景,环境育人”的教学理想,那么让孩子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拥抱自然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会上,Lee Parks先生针对在对校园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表示,“场所即空间”,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校园文化特征,合理利用学校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要素,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疗愈功能,引导学生们在成长中培养自身的自然保护意识,通过教育的智能来应对日益的环境危机。


24将自然引入校园景观设计.png





- 会场盛况 -


25.png

26.png

27.png

28.png

29.png

30.png

31.png

32.png

33.png

34.jpg


-END-
  • 链接已复制

动态